网络传媒实验小组刘志丹同学赴新加坡交流学习心得
自2012年10月15日出发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已经有三个半月了。在这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很感谢这边小组同学的热情与友好,让我能很快的适应新加坡的生活以及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学习。在这三个半月的时间里,我跟上了这边的学习与研究的节奏,跟这边的同学和老师一起研究前沿论文,一起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慢慢地,我对那些高水平的会议论文不再敬而远之,也不再觉得他们是多么的神秘或者高不可攀。通过在这边的学习以及见闻,自己也有一点心得或者说收获,希望跟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
首先,学术研究要紧跟前沿。刚到这边小组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的集体活动便是小组每周一次的论文研讨(seminar,http://pdcc.ntu.edu.sg/wands/seminar.html)。每周的论文研讨都会有两位同学各自给大家用英文讲解一篇最近(一般三年内)的高水平会议论文,seminar上研讨的论文主要来自于SIGCOMM,Sensys,MobiCom,MobiSys和IPSN,以及部分和小组研究不是很相关的Top会议如OSDI,NSDI等。Seminar论文讲解,首先需要自己做足功课,将论文理解透,同时准备可能会遇到的提问,此外也需要反复练习英文表达。在这边讲解两篇论文后,我感觉自己用英文作报告的能力较上次在上海开会那次有较明显的提高。在一次seminar上,李默老师说博士生读博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自己的“sense”,即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具有很好sense的研究者能够很好地定位别人的论文,发现其优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该论文工作的不足。而这种sense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论文阅读和思考以及亲自参与的论文撰写、投稿和修改等过程。经过这几个月的14次seminar,自己也跟着学习了上述那些Top会议的最新论文。论文研讨不只是一项锻炼英语表达和论文理解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了解当前学术界在该方向的研究前沿,只有知道了大家都在做什么,我们自己也才能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此外,论文研讨也是学习人家论文写法、论文立意以及发现可能的研究点的好机会。经过如此的熏陶,小组的同学对那些Top会议各年论文的核心思想都很清楚明了。做学术要紧跟前沿,虽然以前我也知道应该如此,但是仍然很难坚持持续地阅读Top会议论文,一来可能是对于Top会议论文本身的敬畏,觉得自己触及不到;二来可能是自己之前还不习惯跟踪Top会议,即使看过也不会深入的挖掘,导致自己的研究工作仍然是围绕着一些较低档次或者已研究地较多的问题开展。在参与两次seminar后,我也积极搜索一些与网络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相关的Top会议(如SIGCOMM、MobiCom、SenSys、MobiSys、IPSN、Infocom、ICDCS、MobiHoc等)近年的论文,并以compressive sensing为切入点阅读了相关的数十篇论文,对于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在网络和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通过这些论文的阅读,让我对compressive sensing方面的研究定位也有了些改变。Compressive sensing在计算机领域中主要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那些高深的基础理论算法则是数学领域应该去研究和挖掘的,这个转变显然改变了我以前对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敬而远之的心态。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根据compressive sensing应用需求(所测量需要是稀疏的或者可稀疏表达)以及网络和传感器网络中可能的应用场景结合来思考可能的研究点,并发现两个尚可开展的研究问题。
其次,学术研究要多交流。Seminar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大家来一起学习讨论同一个问题(论文),而自己平时有想法或者遇到问题时则更需要找人讨论交流。小组里面的同学都是博士生,而且研究大方向都是网络与通信,因此相对来说交流起来很方便。李默老师要求小组的同学有较高的定位,因此阅读的论文及论文投稿目标都是较高水平的会议。从入学开始就直接接触Top会议论文,因此小组同学的知识积累及研究意识相对都较高,特别是李镇江、郑元庆、李鹏飞等同学,我从他们这里也学到不少做研究的方法,他们对于未知的热情我觉得是推动他们研究的一个大的推力吧。小组内部交流的一个经典案例便是李镇江他们发的MobiCom’12年的论文,该文的核心便是利用日关灯频率是固定的(50Hz),从而可以为周边有日关灯的传感器提供时间同步的参照。这个想法最初起源于平时的闲聊,通过实验验证然后经过精心设计与思考,最终形成了一篇Top会议论文。学术研究不是自己搞搞玩玩,更重要的是跟外面的人交流。我觉得科研其实也是有学术圈的,同一个学术圈的人会经常交换各自的研究想法并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好的反馈。相对来说,李默老师在他所做研究方向的学术圈也是有一定的人脉,李默老师经常能从外面请到学术大牛到小组作报告和交流,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倪明选教授、TPDS的主编Ivan Stojmenovic教授以及2月5日将来访的Kyle Jamieson教授(发表过多篇SIGCOMM论文)。来访的教授不仅会介绍他们各自当前的研究,同时也会听取小组同学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建议。此外,读论文遇到的问题则显然可以跟论文作者联系,他们肯定能过给出更有意义的建议和答案。特别是对于那些高水平会议论文的作者,他们大部分还是很乐意与别人分享和讨论他们的研究的。
最后,研究交流最终在于实现想法。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很多是需要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因此其成果很大一部分不仅仅是停留在最初的想法或者理论,而是需要有具体的实现。纵观近几年的一些Top会议,如SIGCOMM、MobiCom、SenSys和MobiSys等,它们的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讲想法的实现(Implementation)及其实现性能的。通过阅读近两三年的MobiSys、SenSys和IPSN的论文,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更侧重于新颖的应用,特别是结合现在日益普及的smartphone开展的应用,smartphone本身携带了大量的传感器,能够设计的新颖应用空间较大,目前也比较流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一些基础问题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而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将会成为今后Top会议偏向的类型。从一个想法到具体的实现再到一篇高水平论文,其间需要付出的则是众多的思考、交流和动手实现,其间要熬的夜则可能更多。对于写论文,我在这边也有一点收获。首先,论文要赶早,有了想法之后首先可以做简单的PPT与他人交流;在想法确认基本可行的时候,可以一边着手写论文一边开始实验和具体实现等。写论文的同时有利于将一些零碎的想法记录下来,从而也能够发现具体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方便提早修改方案等,避免完成实现再写论文时才发现之前的设计有漏洞或者不足。另外,李默老师在seminar上一直都要每位讲解者指出所讲论文的“卖点”,也就是论文的新意何在,立意何在。同一项工作,不同的立意则会有不同的“卖点”,从而也会导致同一项工作可能会有不同的层次,其实这也是鲁老师以前一直强调的论文立意的重要性。
经过短期的交流,我对高水平的论文和好的研究有了一些基本认识,我认为高水平论文是由一段(较长)时间知识的积累以及众多讨论交流(思想碰撞)和努力工作共同锻造成的。没有前期的积累,不能广泛阅读前沿工作,也就很难有创新性的想法,也很难定位自己的工作;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不断交流讨论,才能进一步的完善自己的想法;而努力工作则是将想法转为成果的最重要一环,也应该是贯穿我们整个博士生求学阶段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