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看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如何还原可移动石窟
2021年8月14日,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研究生葛云飞同学受邀参加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作为4位青年代表的之一,葛云飞同学介绍了由网络与媒体实验室文物数字化团队完成的龙门石窟古阳洞与云冈石窟第十二窟的复制窟效果与成品,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可移动的石窟。
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与云冈石窟项目简介
2017年12月16日,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1500余年的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三维打印复制项目,在青岛文化传媒集团广场成功揭幕。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
云冈3窟3D打印展出于青岛城市广场
该项目为浙江大学网络与媒体实验室文物数字化团队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攻关,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该方法使三维采样点间距小于2毫米,整体三维重建误差小于5毫米,纹理图像采样分辨率达到150DPI,实现文物的三维数字化高保真采集与处理的新突破。
云冈三窟三维模型数据(纹理及素模比对)
项目中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中国大型石质文物复制工程,复制品共计842块,使用了21台大型3D打印设备同步加工制作,历时一年。实现了中国大型石质文物在材料强度、分块拼接和工程安装方面一大突破。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大型石质文物的数字化全息高保真记录已达到复原水平。
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的前厅
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天花
随后,浙大团队与云冈石窟再次合作,完成了云冈石窟古阳洞四大佛龛与第十二窟1:1打印复制。通过文物高精度三维数字化记录方式,永久地保存了各石窟寺及其珍贵文物信息。